【卡車之家 原創】很大一部分長途卡車司機在運輸過程中,吃住都是在車上的。一個舒適的臥鋪,不管是從經濟性還是安全性上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幾年,臥鋪已經成為了用戶買車的重要因素,臥鋪的寬度更是一加再加。
都是加寬臥鋪,各品牌的手法也有高有低。我大致劃分成了普通選手、機智選手、離譜選手和另辟蹊徑選手四類。
由于臥鋪是緊挨著駕駛室后圍的,后圍能后移多少,臥鋪自然能相應加寬。但是駕駛室整體加長對于一些成熟的車型而言,難度和成本都太大了。所以目前主流的手法還是在后圍上搞個凸起。變動后臥鋪中間部分自然能夠加寬不少。
當然也有品牌更舍得花力氣,利用了導流罩之前空余的空間,給駕駛室做了整體的加長。此外還有品牌采用了削減儀表臺空間來增加臥鋪寬度的設計。經過這些操作之后,現在主流的牽引車臥鋪寬度在800-900mm之間了。座椅旋轉機構
根據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GB 7258-2017)中的規定。貨車駕駛室(區)后一排座位靠背上端(前后位置可調座椅應處于滑軌中間位置,靠背角度可調式座椅的靠背角度及座椅其它調整量應處于制造規定的正常使用位置)與駕駛室后壁(駕駛區隔板)平面的間距對帶臥鋪的貨車應小于等于950mm,對其他貨車應小于等于450mm。
所以單純臥鋪的寬度其實已經被限制死了,不可能超過950mm,由于主駕座椅一般都可以前后移動,所以多數臥鋪在主駕那邊還會凹進去一部分。
不過,機智的家還是想出了別的應對辦法。比如解放JH6智尊版的下臥鋪常規狀態下寬處可達860mm,座椅旋轉機構但是在經過拼裝后可以將臥鋪加寬到1.2米。乘龍H7陸航版通過翻轉副駕座椅和折疊臥鋪,將下臥鋪拓展至1.2米。
上面說了法規對于座椅和駕駛室后圍的距離有限制。但是有的企業更加機智的想出了雙排座椅牽引車的構想。代表性的就是解放JH6生活艙和三一英杰版牽引車。
這兩款車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后排加了座椅,以此來規避掉法規的距離限制。然后利用前后兩個座椅之間的距離,來組合成臥鋪和生活空間。
在犧牲掉一定載貨空間的前提下,這類駕駛室的舒適性更高,也可能是未來行業的發展方向。座椅旋轉機構
當然也有車型又要載貨空間,又要大臥鋪。前一陣子的乘龍H7房車就是個例子。它將臥鋪頂在了頭上。這種設計其實早期在國外也有應用過,但是漸漸都被淘汰了,至于長頭車的采用這種設計的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
以上信息由常州華陽萬聯汽車附件有限公司整理編輯,了解更多卡車座椅,座椅減震器,座椅旋轉機構信息請訪問http://www.xuanbiao8.com.cn